謝國雄
劳工研究 台湾 商品拜物教 社会学 谢国雄 資本主義 资本主义 高雄
Publisher: 中研院社會所(群學經銷)
Published: Mar 1, 2013
港都高雄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如何經驗資本主義?他們如何回應資本主義,從而讓資本主義在台灣以特殊的樣態出現?「同時萃取與掩飾剩餘價值」是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運作原則,港都勞動者提出的挑戰是:資本主義萃取剩餘價值,真的需要掩飾嗎?掩飾得了嗎?本書作者參與高雄市勞工博物館的籌劃,得以運用勞工口述歷史與工廠檔案等資料來回答這個問題。 行業傳統的師傅、唐榮鐵工廠以及美麗島工廠的勞資雙方,都不迴避剩餘價值的創造與萃取,甚至一起擁抱,爭議起於剩餘價值的透明但不公的分配。即便雇主企圖掩飾剩餘價值的創造與萃取,也因為霸權經營本身就有內在的弱點、並存的多樣薪資制度、十分透明的績效獎金運作,以及勞動者各種創意的行動,而功虧一簣。港都勞動者既擁抱卻又看穿商品拜物教,「全括的商品霸權」的兩可性扮演了關鍵的角色。 「同時萃取與掩飾剩餘價值」是商品拜物教的展現,而商品拜物教涉及了結構力量與行動的關係。本書重新概念化了「行動」,一是確立「行動」在分析上的自主地位,二是行動中介結構力量有不同的樣態,三是這些不同的樣態本身即具有另一層次的中介效應。本書也提出新論點:結構力量的呈現樣態(現身或者不現身、以何種方式現身、現身後是否會變身等)可以強化或者掩飾結構力量,從而是結構力量不可或缺的一環。最後,本書確立「存在感」這個新的基本議題,如工作的慣行不僅體現了薪資勞動及普羅化,更讓勞動者切身體會到「薪資勞動是生存唯一的軸心」,從而讓資本主義存在化、唯一化與隱身,但失業也激起了勞動者質疑薪資勞動的意義。藉此,我們可以重新定位志願性順服,偵測到將結構力量「去物化」的可能,並且體現「西方個案化、在地普遍化」。
Description:
港都高雄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如何經驗資本主義?他們如何回應資本主義,從而讓資本主義在台灣以特殊的樣態出現?「同時萃取與掩飾剩餘價值」是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運作原則,港都勞動者提出的挑戰是:資本主義萃取剩餘價值,真的需要掩飾嗎?掩飾得了嗎?本書作者參與高雄市勞工博物館的籌劃,得以運用勞工口述歷史與工廠檔案等資料來回答這個問題。 行業傳統的師傅、唐榮鐵工廠以及美麗島工廠的勞資雙方,都不迴避剩餘價值的創造與萃取,甚至一起擁抱,爭議起於剩餘價值的透明但不公的分配。即便雇主企圖掩飾剩餘價值的創造與萃取,也因為霸權經營本身就有內在的弱點、並存的多樣薪資制度、十分透明的績效獎金運作,以及勞動者各種創意的行動,而功虧一簣。港都勞動者既擁抱卻又看穿商品拜物教,「全括的商品霸權」的兩可性扮演了關鍵的角色。 「同時萃取與掩飾剩餘價值」是商品拜物教的展現,而商品拜物教涉及了結構力量與行動的關係。本書重新概念化了「行動」,一是確立「行動」在分析上的自主地位,二是行動中介結構力量有不同的樣態,三是這些不同的樣態本身即具有另一層次的中介效應。本書也提出新論點:結構力量的呈現樣態(現身或者不現身、以何種方式現身、現身後是否會變身等)可以強化或者掩飾結構力量,從而是結構力量不可或缺的一環。最後,本書確立「存在感」這個新的基本議題,如工作的慣行不僅體現了薪資勞動及普羅化,更讓勞動者切身體會到「薪資勞動是生存唯一的軸心」,從而讓資本主義存在化、唯一化與隱身,但失業也激起了勞動者質疑薪資勞動的意義。藉此,我們可以重新定位志願性順服,偵測到將結構力量「去物化」的可能,並且體現「西方個案化、在地普遍化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