詹宏志
Language: Chinese
Google Books ISBN new_douban
侦探 偵探研究 台湾 悬疑推理 懸疑 推理 文化 理论研究 研究 詹宏志
Publisher: 馬可孛羅
Published: Feb 14, 2009
我在這本書裡看到了各個偵探所處的背景、城市、年代與各個大作家之間的對應與虛實,各個偵探的人格、收入、財務、性生活(哈哈!性生活!)及其職業角度的立點,與書外實際生活之間的衝突和印證,在在說明了偵探是超越「漫畫」的另一種高階的「英雄」、「另類偶像」,那是從我們的渴望裡所創造的人物,而它終究是一種「娛樂」。就像日本職業摔角選手給我的「娛樂」一樣,從裡頭我看到了許多超乎「娛樂」本身的「享受與獲得」!!
想像一下,詹宏志身披風衣,口叼著一根菸斗,手中拿著放大鏡正趴在地上「偵察」某個案發現場……,那會是怎樣的一個畫面!?事實上,他的現實生活是時時刻刻帶著「偵探」精神跟本事的。過去,他是偵察社會變遷的偵探,這回,他從四十年閱讀偵探小說的「老推理迷」身分,扛著紅旗反紅旗,竟開始檢視起150年來活躍於虛構小說中執業的偵探們,將他們拉出虛構幻想的世界,談他們的感情私史、心智結構、職業技能、內心世界、辦案手法,以及偵探們出沒辦案的駐在城市……全然攤開一一檢視。尤其妙絕的是,作者詹宏志更發揮他的經濟學專才,竟然替這些執業的偵探理出了一份在他看來不符合營運模式的「收費帳單」……耶,看倌可別忘了,偵探工作可也是一份攸關生計的生意啊!
在詹宏志筆下,虛構情節裡的偵探全都”化身”為真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一般,總是在不同的主題、不同的場景被徵調出場;有時,還會被作者拿來嘲諷現實生活裡所發生的荒誕弔詭的社會事件。畢竟,第一位被創造出來的偵探也是從「嘲弄真實警探」出發的。
全書分成三大篇,第一篇〈想像與真實〉。作者一開始便以一句話透露出箇中玄機:「真實的生活永遠比任何幻想更大膽。」他企圖用虛構情節裡的偵探來嘲諷真實世界。將時間倒轉一下,幾年前,一列在夜晚行駛台灣東部鄉間僻靜路段的火車突然脫軌,造成中央幾節車廂翻覆,車上乘客飽受驚嚇,而在這次離奇的火車出軌事件裡,卻有一名嫁到台灣的越南新娘喪命……事後偵察發現這名女子被保有鉅額的保險。還不僅止於此,保險公司發現她先生的前一任妻子同樣死於意外,也一樣有巨額的保險。這樁奇案牽扯出的幾種犯罪模式:毒蛇殺人手法,同樣的橋段便發生在《福爾摩斯辦案記》中的〈斑斕帶〉一篇裡;以火車為犯案地點,從依瑟兒?懷特的《小姐不見了》可見源頭;注射毒針的方法,則接近阿嘉莎?克莉絲蒂的《謀殺在雲端》裡的手法。此外,在〈長頸鹿的眼淚〉中,作者特意將虛構與真實兩造的偵探放在同一個位置作了有趣的對照。以偵辦國務機要費被大家熟知的檢察官陳瑞仁來說,現實世界裡的陳瑞仁為追求真相、鍥而不舍地走訪探詢,不正像極了土屋隆夫筆下的千草檢察官嗎?再者,他堅持發掘真相,不畏現實壓力的道德勇氣,又有達許?漢密特筆下的冷硬派偵探之風。……別忘了,幻想,永遠是真實生活模仿的對象。
在第二篇〈訪問記〉中,記錄作者親自前往牛津與日本,實地造訪英日兩位推理大師柯林.德克斯特和土屋隆夫的訪談過程。
第三篇〈偵探研究〉,作者從眾家偵探的感情生活、駐在城市、心智結構、職業世界等面向,一一拆解,頓時,讓偵探們再也無從隱藏;甚至連他們收取費用的帳單,也被作者攤開來加以檢驗是否符合營運模式,合不合情理。
該不該讓偵探談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愛?這問題似乎是每位創造他們的作者不約而同儘量避免的部分。然而,綜觀150年的偵探史,果真每個神探都是性欲和愛情的絕緣體?哦!作者詹宏志要告訴你:當然不是!至於談到偵探的感情生活,福爾摩斯自然是作者第一位「追究」的對象了。到底絕對理性、沉著像一部精密「思考機器」的神探福爾摩斯,可有對某個女子動過心的時候?答案是,有,而且是唯一一次可尋的線索,便是在《波宮祕史》裡,與波希米亞王儲談了一場不被王室所接受的戀愛、名叫艾玲?愛德勒的前衛女子。福爾摩斯寧願捨棄價值連城的酬庸,只為了換得一張她的照片。終其一生,福爾摩斯心中只有「那位女士」(the woman)。由此顯見,柯南道爾刻意塑造一個不容愛情干擾的高度理性的偵探角色。循著這個偵探典範而下,如G.K.卻斯特頓創造了一個神職偵探布朗神父、奧希茲女男爵筆下的「角落裡的老人」……都還是有意無意地強化了偵探「禁色」的模式。
第一位起而挑戰「偵探不談戀愛」的禁忌,並質疑缺乏感情生活不合理的,正是身兼記者與詩人的英國作家艾德蒙?克禮修?班萊特,他在《褚蘭特最後一案》便讓褚蘭特墜入案件裡的愛情,藉以諷刺之前的推理小說,他提出偵探也是血肉之軀,如何能不動心動性?之後跟著熱鬧豋場,而且掀起推理小說「美國革命」的,則是達許.漢密特。從此,推理小說被注入人性化元素,偵探隱私被赤裸裸地現形……
詹宏志以一種英式的幽默,冷調卻又處處機巧地嘲弄了虛構小說裡眾家偵探一番。看似嚴謹廣博,卻有信手拈來字裡行間揮灑的趣味。正如作者在序文中所言:這些看似「學問很大」的洋灑論述,講的其實都是「不重要的事」。這些知識不僅無關國計民生,甚至無關「推理小說的欣賞」。……但多了一點對小說「字裡行間」以及「場內場外」的了解,我卻知道,那是可以帶來無窮盡的「娛樂」。
Description:
我在這本書裡看到了各個偵探所處的背景、城市、年代與各個大作家之間的對應與虛實,各個偵探的人格、收入、財務、性生活(哈哈!性生活!)及其職業角度的立點,與書外實際生活之間的衝突和印證,在在說明了偵探是超越「漫畫」的另一種高階的「英雄」、「另類偶像」,那是從我們的渴望裡所創造的人物,而它終究是一種「娛樂」。就像日本職業摔角選手給我的「娛樂」一樣,從裡頭我看到了許多超乎「娛樂」本身的「享受與獲得」!!
想像一下,詹宏志身披風衣,口叼著一根菸斗,手中拿著放大鏡正趴在地上「偵察」某個案發現場……,那會是怎樣的一個畫面!?事實上,他的現實生活是時時刻刻帶著「偵探」精神跟本事的。過去,他是偵察社會變遷的偵探,這回,他從四十年閱讀偵探小說的「老推理迷」身分,扛著紅旗反紅旗,竟開始檢視起150年來活躍於虛構小說中執業的偵探們,將他們拉出虛構幻想的世界,談他們的感情私史、心智結構、職業技能、內心世界、辦案手法,以及偵探們出沒辦案的駐在城市……全然攤開一一檢視。尤其妙絕的是,作者詹宏志更發揮他的經濟學專才,竟然替這些執業的偵探理出了一份在他看來不符合營運模式的「收費帳單」……耶,看倌可別忘了,偵探工作可也是一份攸關生計的生意啊!
在詹宏志筆下,虛構情節裡的偵探全都”化身”為真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一般,總是在不同的主題、不同的場景被徵調出場;有時,還會被作者拿來嘲諷現實生活裡所發生的荒誕弔詭的社會事件。畢竟,第一位被創造出來的偵探也是從「嘲弄真實警探」出發的。
全書分成三大篇,第一篇〈想像與真實〉。作者一開始便以一句話透露出箇中玄機:「真實的生活永遠比任何幻想更大膽。」他企圖用虛構情節裡的偵探來嘲諷真實世界。將時間倒轉一下,幾年前,一列在夜晚行駛台灣東部鄉間僻靜路段的火車突然脫軌,造成中央幾節車廂翻覆,車上乘客飽受驚嚇,而在這次離奇的火車出軌事件裡,卻有一名嫁到台灣的越南新娘喪命……事後偵察發現這名女子被保有鉅額的保險。還不僅止於此,保險公司發現她先生的前一任妻子同樣死於意外,也一樣有巨額的保險。這樁奇案牽扯出的幾種犯罪模式:毒蛇殺人手法,同樣的橋段便發生在《福爾摩斯辦案記》中的〈斑斕帶〉一篇裡;以火車為犯案地點,從依瑟兒?懷特的《小姐不見了》可見源頭;注射毒針的方法,則接近阿嘉莎?克莉絲蒂的《謀殺在雲端》裡的手法。此外,在〈長頸鹿的眼淚〉中,作者特意將虛構與真實兩造的偵探放在同一個位置作了有趣的對照。以偵辦國務機要費被大家熟知的檢察官陳瑞仁來說,現實世界裡的陳瑞仁為追求真相、鍥而不舍地走訪探詢,不正像極了土屋隆夫筆下的千草檢察官嗎?再者,他堅持發掘真相,不畏現實壓力的道德勇氣,又有達許?漢密特筆下的冷硬派偵探之風。……別忘了,幻想,永遠是真實生活模仿的對象。
在第二篇〈訪問記〉中,記錄作者親自前往牛津與日本,實地造訪英日兩位推理大師柯林.德克斯特和土屋隆夫的訪談過程。
第三篇〈偵探研究〉,作者從眾家偵探的感情生活、駐在城市、心智結構、職業世界等面向,一一拆解,頓時,讓偵探們再也無從隱藏;甚至連他們收取費用的帳單,也被作者攤開來加以檢驗是否符合營運模式,合不合情理。
該不該讓偵探談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愛?這問題似乎是每位創造他們的作者不約而同儘量避免的部分。然而,綜觀150年的偵探史,果真每個神探都是性欲和愛情的絕緣體?哦!作者詹宏志要告訴你:當然不是!至於談到偵探的感情生活,福爾摩斯自然是作者第一位「追究」的對象了。到底絕對理性、沉著像一部精密「思考機器」的神探福爾摩斯,可有對某個女子動過心的時候?答案是,有,而且是唯一一次可尋的線索,便是在《波宮祕史》裡,與波希米亞王儲談了一場不被王室所接受的戀愛、名叫艾玲?愛德勒的前衛女子。福爾摩斯寧願捨棄價值連城的酬庸,只為了換得一張她的照片。終其一生,福爾摩斯心中只有「那位女士」(the woman)。由此顯見,柯南道爾刻意塑造一個不容愛情干擾的高度理性的偵探角色。循著這個偵探典範而下,如G.K.卻斯特頓創造了一個神職偵探布朗神父、奧希茲女男爵筆下的「角落裡的老人」……都還是有意無意地強化了偵探「禁色」的模式。
第一位起而挑戰「偵探不談戀愛」的禁忌,並質疑缺乏感情生活不合理的,正是身兼記者與詩人的英國作家艾德蒙?克禮修?班萊特,他在《褚蘭特最後一案》便讓褚蘭特墜入案件裡的愛情,藉以諷刺之前的推理小說,他提出偵探也是血肉之軀,如何能不動心動性?之後跟著熱鬧豋場,而且掀起推理小說「美國革命」的,則是達許.漢密特。從此,推理小說被注入人性化元素,偵探隱私被赤裸裸地現形……
詹宏志以一種英式的幽默,冷調卻又處處機巧地嘲弄了虛構小說裡眾家偵探一番。看似嚴謹廣博,卻有信手拈來字裡行間揮灑的趣味。正如作者在序文中所言:這些看似「學問很大」的洋灑論述,講的其實都是「不重要的事」。這些知識不僅無關國計民生,甚至無關「推理小說的欣賞」。……但多了一點對小說「字裡行間」以及「場內場外」的了解,我卻知道,那是可以帶來無窮盡的「娛樂」。